結束了在加拿大一整年的充實又快樂的生活, 回到東京兩個禮拜過後, 我在2003年4月26日(禮拜六)搭晚班機到台北.

(那天父母送我到成田機場)
晚上8點, 我抵達桃園機場.
我依照著Sally(在加拿大認識的台灣朋友)的囑咐, 出關後先去找往台北市區的客運, 然後給司機先生看寫著「福華飯店」的便條紙, 請他在公車到站時提醒我.
司機先生熱心的幫助, 我平安地到了福華飯店.
一下車我就看到好久不見的Sally.
「Hi Sally, Long time no see!」
Sally已經事先幫我安排, 讓我住在她的好朋友位於忠孝敦化的家.
我們到了她朋友家寒暄後, Sally從一個很大的紙袋裡把東西拿出來.
「這是你的手機喔!要這樣開機・・・」細心的一一教我操作.
「然後....這個是你在台灣的手機號碼!」
「這個是台北的地圖 我們現在在這裡, 你的學校在這裡附近!所以從這邊搭278的公車・・・」開始用紅筆說明.
她事先幫我準備了一些我在台北需要的東西.
(Sally是典型的台灣人, 真的熱情!)
因為我的飛機晚上才到台北, 時間也不早了.Sally一一交代完後, 她跟我說明天幾點過來接我, 就先回家了.
我的台灣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語言學校開學前, Sally帶我去很多地方.
這張照片是在基隆第一次吃到台灣芒果冰的時候.
戴著口罩, 那時台灣SARS正在流行(左上照片))
5月語言學校開始了.
早上只有上課兩個小時, 下午跟語言交換的朋友學中文, 也跟語言學校的同學在台北到處走走.
大概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 從此讓我愛上台灣, 後來每次跟日本朋友說明台灣的時候都會提到這個故事.
那是我跟語言學校的同學們, 要去林森北路燒肉店的路上所發生的事情.
當時我們不知道林森北路離最近的中山站有多遠, 所以我們先到中山站, 然後轉搭公車.
我們當時用很生澀的中文跟司機先生說:
「我們~要~去~林森北路, 請・你・告訴・一下」
我們在公車上站著用最近剛學的中文聊天!
公車才離開中山站沒多久, 突然發現車上的乘客七嘴八舌的似乎要跟我們說些什麼.
我當時試著要聽懂他們到底在說什麼, 然後聽到大家說:
「林森北路到了, 你們可以下車喔!」
其他乘客好像也都有聽到我們要到哪裡, 熱心地告知提醒我們.
我們馬上下車, 但下車後馬上想到剛剛的情況.
這時我才剛到台灣沒多久, 原來除了我認識的Sally外, 在這裡的台灣人對外國人都是一樣的熱情.我感動到快哭出來了, 那時我確信, 來台灣學習中文是最正確的選擇. (※1)

(我跟同學們一起去吃燒肉的那天)
我聽過以前曾經在日本留學過的台灣朋友說:
「台灣人, 有時候真的很雞婆!日本人彼此之間喜歡保持一些距離, 這樣生活起來反而比較舒服…」.我覺得很有趣的是:
雖然他是台灣人, 也在台灣長大, 還比較喜歡日本的生活.我是日本人, 在東京長大, 我反而比較喜歡有人情味的台灣生活.
在我搬到台灣之前, 父親曾跟我說過一個我到現在都還遵照的規矩.
他說:「台灣是一個對日本很友善的地方, 所以你應該表現日本人的優點, 不要忘記有禮貌地對待台灣朋友」(※2)
父親的忠告對我以後的人生很有意義, 讓我的人生過的相當充實, 一路上遇到許多貴人幫助, 串連出精彩的際遇.
相對於我在日本所受到的心理創傷, 台灣的人情味就是治癒這些創傷的金創藥吧.
對我來說, 我人生中最大的轉折, 就是台灣.
在台灣生活、就業、認識台灣的朋友們, 在這個充滿人情味的土地上, 每天很自在的活著.
【台灣】應該是我人生幸福的開端吧!
≪未完待續≫
(※1)
在台湾的公共交通工具, 常常遇到這些很有人情味的故事, 像 年輕人讓位給老人, 跟司機先生很好笑的溝通之類.
我想這對台灣人就是沒什麼特別的事情, 但在日本, 尤其是在東京, 很難得看到這樣的事情.
日本朋友來台灣玩, 遇到這些事情, 他們也都跟我一樣非常感動, 愛上台灣, 也捨不得離開台灣.
我相信日本人也跟台灣人一樣有很體貼的心, 但在日本, 如果讓位給長者, 反而會被長者認為我覺得他老, 而惹對方不高興, 所以還是沒有讓位, 或許在日本大家沒有這樣做, 只是有一點害羞之類的.
(※2)
加拿大是一個由多種族所組成的社會, 在那裡生活的一年, 我從沒有感覺自己是外國人.
也因為大部份的西方人不容易分辨亞洲人, 所以, 我也沒有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
台灣和日本都同樣是一個島國, 主要是單一民族所組成的社會.
一旦我的行為沒有禮貌, 如果讓台灣人覺得不舒服, 也等於給台灣人對日本有不好的印象.
我認為居住在台灣的日本人, 任何行為都代表日本.
所以做任何事情, 我都小心翼翼地注意自己的行為與態度, 除了是對自己負責也等於給日本做了好的國民外交.